韶关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韶关789培训网 > 韶关热点资讯 > 韶关教培资讯 >  问题:成都西北中学的介绍

问题:成都西北中学的介绍

发表时间:2023-02-04 15:03:14  来源:资讯  浏览:次   【】【】【

请问西北中学有多少学生

成都西北中学的介绍

1成都西北中学成立于1928年,是北伐军抵达北平之后由白崇禧、孙绳武等一些热心国民教育的回族人士创办的,校址在北平牛街,孙绳武为第一任校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沦陷之际,学校大部分师生流亡在外。1938年初成立了——“北平西北中学成都分校”。后更名为“成都西北中学”。成都西北中学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和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并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族工作先进单位,成都市文明单位,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女排)试点学校。学校党总支是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学校是中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和中国中学校长工作研究会的成员单位。


成都市西北中学的历史沿革

1928年北伐战争使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当时北伐军总参谋长、回族人士白崇禧初到北平之后,四处演讲呼吁:“我们要团结各民族一起战斗。伊斯兰教和经汉兼通的回族是我们的同胞兄弟!”他联络任职于北平市政府参事的回民孙绳武,邀请回族上层人物”西北五马”之一马福祥、北洋政府教育部代部长马邻翼等人共同倡议在北平牛街30号创办回族学校。
白崇禧领头出资,报请政府批准,将牛街30号原清朝“南营守备署衙门”旧址作为校址,学校定名为“北平清真中学”。白崇禧亲自担任董事长,马福祥、马邻翼为副董事长,常务董事孙绳武为第一任校长。
由于第一次办回族学校,顺应了历史潮流,学生报名之众,大大超出事先预料。
牛街位于北平市西南隅,呈南北走向,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街道仅有1.41平方公里,却汇集了回、汉、满、朝鲜、维、蒙等23个民族,共5.4万余人。至1930年已有高初中班各10班,应广大回民要求又设附属小学五部。北平清真中学成为了全国最早的第一所回民中学。1930年国民政府对教会学校进行整顿,北平清真中学虽未遭禁止,但以“清真”的宗教名字不予批准立案。因回族大量人口分布于西北,学校向政府提出以“西北”命名的意向。仿照“中国公学”、“南洋公学”的先例,学校更名为“北平西北公学”。
1931年3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公学”并增设师范班,责令国民政府财政部每月拨发补贴,大大提高了学校地位。
同年,白崇禧指示孙绳武编写校歌。歌词由语文教师仁化远撰写,音乐教师荣在林谱曲。1934年7月,第一期毕业生毕业,恰逢北平市举办中等学校毕业生会考。为了参与会考,在北平赶办立案手续,但“西北公学”无法与其他中学并列,遂改名“西北中学”。从此沿用此名。当年高中升学排名便位列北平市第八名,名声大震。
外地来校入学者不断增加,西北中学扩大为五部。一年级起按蒋中正信奉的“忠孝”、“仁勇”、“信义”、“和诚”、“勤俭”作为五个年级的名称,每个班以一字以示怎样。以后新生又排出“贤德”、“正明”、“清净”、“智勇”、“慧颖”五个年级。1934年10月,东北大学迁来北平后一直无校舍,想吞并西北中学作为部分校址,西北中学予以拒绝。同年,电影《夜半歌声》在西北中学教学楼里拍摄。
1935年,孙绳武取得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吴鼎昌的批准,同意西北中学吞并邻近的由东北同乡会举办的“竟存中学”。然而不久传来消息,东北同乡会暗中说通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党部,东北大学强行进入竟存中学。西北中学师生紧急出动保护竟存中学校址,双方发生混战,相持不下。
西北中学与东北大学之间的角力,其实就是白崇禧与张学良之间的角力。
最后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发出急电,责令东北大学撤出竟存中学校址。西北中学取得护校斗争的最终胜利,成为学校历史上最光辉的一笔。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西北中学校址被日军占用,师生被迫南下。
孙绳武在南下途中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特派员”,与董事长白崇禧、董事唐克三、金鼎铭等人共同决定在成都和兰州再办西北中学。白崇禧电请四川回教促进会会长、川康绥署参谋长马德斋协助,决定派金鼎铭为代理校长远赴成都。
1938年4月,金鼎铭先在成都皇城东门街租到民房一座,挂出“北平西北中学主办成都西北中学校办事处”的牌子,筹备四川第一所回民中学。
由于抗战爆发,迁蓉的机关学校众多,一时无法觅得校址。成都清真小学教务主任韩怡民主动出面协助,将成都清真男女两所小学校董事会出租的明远西街的铺面楼收回,改建为西北中学教室和宿舍,院内用作操场。
白崇禧飞抵成都,亲自选定韩怡民为常务副校长,主管学校日常工作。孙绳武仍为校长,金鼎铭为代理校长。一年后,改由金鼎铭为校长。
成都市西北中学以北平的“正统”而存在,在抗战后方的艰苦条件下继续办学。
1938年8月中旬,成都西北中学开始招收初高中学生,报名学生达千余人,轰动全市。凡回民子弟,均一律录取。韩怡民聘请周太玄等成都知名学者担任教师。四川省教育厅定名为“私立成都西北中学”。
1939年12月,蒋中正、白崇禧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向成都市学生演讲训话。演讲结束后,到几步之遥的西北中学视察。
1939年,日军轰炸成都,明远西街校舍被全部炸毁。金鼎铭校长、韩怡民副校长带领师生应急疏散到成都西郊回民聚居地土桥镇,租赁西来寺继续办学。学校扩大为14个教学班,每班60人。
1940年,初高中不断扩大,并增设女生部。1949年11月30号,成都和平解放。韩怡民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奔赴北门迎接解放军入城。
195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接管西北中学。中央统战部部长王维舟亲自视察西北中学,并责令四川省教育厅拨款3万元建设西北中学。
1960年,西北中学参加全国高考,升学率99%,名列四川省第一名。人们只要提到西北中学,没有不伸着大拇指称赞的。同年,西北中学被评为省、市先进学校,全国红旗学校,作为全省的唯一代表赴京参加“群英会”,受到刘少奇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4年、1965年连续两年中、高考获得全市第一。这是西北中学最辉煌的时刻。
1982年,西北中学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1989年5月6日,西北中学补办了建校60周年和迁蓉50周年庆祝。全市各界都报道了这一盛况。
同年又被确认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并通过国家级示范校验收。
2008年12月26日,西北中学举行了建校80周年校庆。


四川成都西北中学高中怎么样

学校毗邻武侯祠,浸润传统文化之气,闹中取静、动静皆宜。建校80多年来,学校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和最好的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德盛文昌、才艺并举”为育人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注重艺体”的办学特色。几十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治学严谨、教风纯正、学风朴实、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

四川成都西北中学高中怎么样

成都西北中学,成立于1928年,位于成都市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学。是一所不错的学校。

西北中学于1928年由时任北伐军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和马福祥、孙绳武在北平创建。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于1938年迁至西南成都,后发展成为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

学校毗邻武侯祠,浸润传统文化之气,闹中取静、动静皆宜。建校80多年来,学校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和最好的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德盛文昌、才艺并举”为育人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注重艺体”的办学特色。

几十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治学严谨、教风纯正、学风朴实、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四川省和成都市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成都市首批高中新课改“校本教研引领校”,成都市首批教师发展基地校。培育出韩邦彦、齐民先、熊姿等数以万计的各界栋梁。

2016年在武侯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下,组建了以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为龙头学校,以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即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成都市机投中学(即成都市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为成员学校的西北中学教育集团,助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成都西北中学


兰州西北中学怎么样?

兰州西北中学简介
学校名称兰州西北中学
所在地区甘肃兰州
学校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工西街68号
学校电话
兰州西北中学,成立于1928年,位于兰州市的一所中学。
占地面积4095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5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336册,实验室6个,仪器设备总值0.885万元,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人。
在兰州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强化内部管理,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各一栋,改建了综合楼、学生公寓和塑胶运动场。
图书馆藏书29.2万册(其中电子版图书20万册)理、化、生实验室各5个,实验设备精良,全数字视听语音实验室2个,设座128个,多功能大厅2个,由视频、音频同步传输系统联通;40间标准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考试和监控系统;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应用普及。
兰州西北中学获得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甘肃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兰州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兰州市花园式学校"、"兰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性学校"。
2006年学校获得兰州市"省级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2007年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2008年6月,兰州西北中学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授予"科研兴教先进单位"称号。学校狠抓教学质量,2016年学校再次获得"兰州市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
兰州西北中学师资力量
教职工14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0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6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3人,兰州市教科所中心教研组成员有5人,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新秀达到50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