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开封789培训网 > 开封热点资讯 > 开封知识问答 >  记忆|为什么30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听黄家驹的?

记忆|为什么30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听黄家驹的?

发表时间:2023-10-15 07:18:12  来源:资讯  浏览:次   【】【】【
话题:#天津# 文章来源:匿名用户, 内容简述:记忆|为什么30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听黄家驹的?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2023年6月30日是Beyond灵魂人物黄家驹逝世30周年纪念日。

   1993年6月24日,在东京录制综艺节目时,黄家驹不慎从舞台上跌落成重伤,昏迷不醒;6月30日黄家驹去世,终年31岁。

   30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他忘记,反而越发怀念。

   他的歌每天依旧在全网有着上千万的播放量,各大音乐软件的评论区也会每天都有无数新评论。

   今年也是Beyond乐队成立40周年。

   40年过去,Beyond仍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见证了一个时代。《真的爱你》《光辉岁月》《不再犹豫》《海阔天空》……他们的音乐影响了几代人。也许今天已经有年轻人对黄家驹的名字感到陌生,但一定听过他的歌。

   1993年6月30日,香港歌手黄家驹去世,短暂的光辉岁月永远的海阔天空。

   1993年6月30日下午4点15分,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的病床前,屏幕上的脑电波和心电图逐渐归零,宣告着一个生命的离去。这个人叫黄家驹。

   六天前,病床上的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在东京参加一个综艺节目时,从高达3米的台子上失足滑落,头直接摔在地上。平时非常“话痨”的他,几乎没来得留下一句话,就此长睡不醒。

▲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

   悲伤笼罩了黄家驹身边的所有人。出事时,乐队贝斯手、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惊慌地打电话回中国香港,全家人奔赴日本守候在黄家驹身旁。鼓手叶世荣在床前发誓,只要家驹醒来,他后半生宁愿吃素度过。主音吉他手黄贯中觉得,家驹昏迷那几天,是他人生中最长的几天。

   几天后,黄家驹去世的消息占满了香港媒体的头条,7月5日,他的遗体在香港下葬,大批乐迷涌上街头,用哭泣和呐喊发泄着心中的哀痛。

   那天开始,Beyond乐队的命运开始改写。这支乐队1983年成立,以黄家驹为灵魂人物,十年间,无论在地下蛰伏还是签约主流唱片公司,他们一直坚持创作、演唱言之有物的原创作品。因为歌曲中铿锵有力的摇滚风格,歌词中流露出的社会关切与情怀,他们的作品被整个华语歌坛的歌迷所喜爱。

   而时光飞逝,这些作品并没有随着黄家驹的身亡销声匿迹。近年来,新一代歌手不断翻唱Beyond的作品,将他们的作品传进了年轻人心中。那股通过黄家驹的生命爆发出来的能量,如超新星爆发一般,影响着后来的听众。

   ▲Beyond乐队:(左起)黄家强、黄家驹、叶世荣、黄贯中。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对于很多人来说,黄家驹一直没有离开过。

   真正的Beyond迷会知道,黄家驹成名前的生活并不好过。1962年,黄家驹出生在香港苏屋邨的一个普通家庭里。黄家驹的第一把吉他,是他少年时期从邻居家搬走的狼藉中捡来的。当他第一次拿起吉他、生疏地拨动着琴弦时,他不知道,十几年后会有多少人爱上他的音乐。

   ▲少年黄家驹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黄家驹始终没有屈服过。但在这之前,他也遭受过不少的质疑,“你弹得真是烂透了,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这是黄家驹17岁加入乐队时,当时的主吉他手给他扔下的一句话。后来,他心里常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弹好,一定会弹好”。

   1983年,通过TomLee琴行老板的介绍,黄家驹与叶世荣结识并结为好友,两人发觉彼此音乐取向都一致,于是合组乐队;此时乐队由四名成员组成,分别是主唱兼节奏吉他手黄家驹、主音吉他手邓炜谦、贝斯手李荣潮以及鼓手叶世荣。之后参加了吉他比赛,并获得冠军。年底,邓炜谦、李荣潮相继离开Beyond,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加入乐队。

   1985年,黄贯中加入乐队,这时候组成的四人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Beyond乐队。

   Beyond的歌曲大部分都是以摇滚为主,也是通过这一种方式给予力量,给我们正能量。

   1986年,Beyond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

   黄家驹在同名曲《再见理想》中以电吉他的声音开头,大家就能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旋律凄美忧伤。

   独坐在路边街角冷风吹醒默默地伴着我的孤影只想将吉他紧抱诉出辛酸

   就在这刻想起往事

   这四句话就能让人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靠着一把破木吉他,一脚踏进了香港乐坛大门的穷小子,似乎不怎么快乐,只留下路边街角的孤影,现实和理想,似乎永远达不到一个和谐相处的状态。

   从这张专辑之后,Beyond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大家都很喜欢这四位初出茅庐的小伙。

   22年间,从《再见理想》到《Together》、从《永远等待》到《长空》,他们推出了数十张唱片,创作了数百首作品,每一首都是香港乐坛里的一小粒珍珠。

   ▲Beyond专辑《海阔天空》封面

   Beyond不再是那群桀骜不驯的穷小子,他们在澳门办了万人演唱会,他们拿了双白金唱片和叱咤乐坛大奖,他们成了最早在北京开唱的香港歌星。而就在叱咤乐坛的1990年,黄家驹没有带乐队成员,突然独自去了趟非洲新几内亚。

   回香港后没多久他就做了两件事:先是以Beyond的名义成立了第三世界基金会,然后写了两首以非洲为主题的歌,其中一首,就是著名的《光辉岁月》。这首为曼德拉创作的歌曲,以中国音乐歌唱南非的故事。曾有中国驻南非使馆工作人员给曼德拉翻译过《光辉岁月》的歌词,曼德拉听后潸然泪下。这首歌唱道:

   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傍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

   第二年,Beyond四子降落肯尼亚,开始了一场为期8天的探访。在肯尼亚的一所小学里,家驹向当地向导学习了两个最基本的斯瓦西里语词汇,这两个词并不是“你好”或者“谢谢”,而是“和平”与“爱”。和平,是Amani。爱,是Nakupenda。

   离非回港后,家驹马上写下了《Amani》这首歌曲。《Amani》一经发行,瞬间大火,不仅拿下了电台榜第一和当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奖,还成为Beyond在离开香港前现场唱的最多的歌。

   1991年9月在红磡,Beyond连着举行了五场“生命接触”演唱会。每场当《Amani》唱响的时候,家驹都会见证几万人排山倒海的喊声:

    Amani,Nakupenda,Nakupendawewe!

   就像歌词里说的:“再次再次呼叫”。这首Beyond歌词最简单的歌,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人们一遍再一遍地呼叫。

   ▲Beyond在非洲

   听到哥哥去世的消息,黄家强崩溃大哭,不停喊着:“把我的哥哥还给我。”从小,黄家强就与“二哥”黄家驹最为亲近,因为哥哥总是喜欢带着他荒山野岭的乱跑。被人欺负的时候,他最先想起的也是二哥。

▲童年黄家驹(右)搂着弟弟黄家强

   “哥哥就像是我的守护天使,一直保护着我,不让我受伤害。”

   后来这个一直带着他玩耍的哥哥,也成了自己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老师”。

   黄家驹17岁那年,意外得到一把旧吉他,每天沉浸其中,起初弹得无比难听,黄家强感觉自己的耳朵每天都在受折磨,根本不懂哥哥为什么如此沉迷于那把吉他。

   后来弹着弹着,终于弹出了一首好听的曲子,黄家强从心里佩服极了,从此开始跟哥哥一起认真学习。

   哥哥去世的这三十年里,黄家强没有一刻能忘记,每年到了哥哥忌日的这一天,黄家强都会用心准备许多活动,来纪念哥哥。

   如果黄家驹没有离开,黄贯中或许过得更好。

   2021年,黄贯中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在采访中提到黄家驹:做梦梦到跟黄家驹还有其他好朋友一起玩,梦里大家一起做音乐,黄家驹做的音乐总是很好听,好像他从没离开过一样。

   结果醒来,这只是一场梦,黄贯中心里很低落,很沮丧,原来一切都是假的。

   今年,黄贯中参加了《我想和你唱》,节目邀请了一位长相酷似黄家驹的歌迷来合唱。

   舞台上,歌迷唱了一首《灰色轨迹》,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他眼泛泪光,盯着那位歌迷良久,黄贯中的思绪被拉进了1991年的那场演唱会上。

他的眼睛透过这位歌迷,看向了另一个人。

   表演结束,黄贯中说了一句:“好久不见。”

   刘德华曾说:“家驹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真正的明星,是他带领我进入了音乐的殿堂。”

   当年刘德华从影视进军歌坛,不被外界看好,刘德华专门唱歌找黄家驹听并且向他请教,黄家驹听完有点惊讶,但还是耐心的指出一些问题。

   2008年,汶川地震,刘德华将《海阔天空》重新填词,集结众多明星制作了一首公益歌曲,为灾区带去一份希望的同时,也传递了黄家驹精神和力量。

   乐评人李皖曾经回忆,他第一次听到Beyond的歌曲并不是人们口中传唱的那些大热歌曲,而是第三张专辑的同名歌曲《秘密警察》,这首歌的题材和风格让他颇为惊讶。后来他评论称,Beyond是较早在中文歌里有严肃文学性甚至表达社会议题的歌手。

   作为一支以粤语演唱为主的乐队,Beyond的歌曲在中国各地的传唱度确实高得惊人。在演唱会上,很多不会粤语的人,都能完整地跟唱《海阔天空》或是《真的爱你》。这可能与那个时期粤语文化以及其他粤语歌曲在中国的流行有一些关系,但也并非全部是由于这个原因。

▲1988年,Beyond到首都体育馆开演唱会

   ▲黄家驹在舞台上唱歌,聚光灯照在他脸上。

   Beyond所创作的音乐确实极具时代特色。20世纪80年代,摇滚乐在亚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华语乐坛,真正意义上的中文原创摇滚歌曲在各地出现。1982年,罗大佑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让他成为中国台湾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摇滚歌手。

   ▲与崔健合作《一无所有》

   Beyond也是这无数香港地下乐队中的一支,并且,他们还是一群没有人看得起的“穷小子”。那时,最先玩乐队的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年轻人,他们能更多地接触到西方摇滚乐唱片,买得起乐器,花得起练习的时间。

   五金店店主的儿子捡了一把吉他,最终成为摇滚明星,这件事像是上天给香港乐坛开的一个玩笑,但仔细想想,其中又有合理的成分。1981年,黄家驹结识了和他出身相似,只有一套二手爵士鼓可以练习的叶世荣,又找到了乐手邓炜谦、李荣潮等人一起玩音乐、写歌。

   当时,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地下乐队,音乐风格比现在更加小众、复杂,甚至没有什么歌词,只是随性发挥。当时乐队所有成员都在上班、打工,应付生活,只能在业余时间里排练。如今想来,正因为黄家驹普通的出身,他才懂得普通人的生活困窘和他们对亲情的眷恋,才能写出那些讲述普世情感的旋律和歌词。

   ▲Beyond游览长城

   如今,一切记忆早已经烟消云散,如果黄家驹还活着,他也已经到了耳顺之年,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还会如年轻时那般活泼开朗,讲话滔滔不绝,仍然充满少年气。他和黄家强一起长大的苏屋邨住宅区也早已被拆除重建。

   但音乐会帮人们留下一些东西,1994年,Beyond剩余的三个人在黄家驹去世后,出版的第一张粤语专辑名字就叫《二楼后座》。“二楼后座”是凝结了他们青春和汗水的排练室的名字,从地下乐队到全职乐队,甚至日后成为摇滚明星,即使经济条件改善,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中排练。

   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他们都会在演出时的舞台上给黄家驹留个位置。事到如今,Beyond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黄家驹和他所创造的传奇,随着Beyond作品的流传已然成为经典。

   黄家驹生前,Beyond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是《乐与怒》(RockNRoll),其中收录了Beyond最广为传唱的那首《海阔天空》。每年家驹忌日,都会有很多悼念文章涌现,怀念这位过早陨落的摇滚巨星,追忆自己受其音乐感召、启蒙的青春岁月。

   无论当年或现在,家驹的价值观都难容于娱乐圈,他说过“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他反感的偶像包装手段如今变本加厉,没有音乐,只有流量。

   也许正是黄家驹将自己的不屈放入了他的创作中,世人才能在他的歌曲中不断汲取到力量,一种似乎能跟生活的一切抗衡的力量。

   听过他的歌的人,会因《光辉岁月》而放下过去拥抱自由,会因《不再犹豫》而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会因《再见理想》而不和理想说再见。

   尽管黄家驹已经离开了人间整整30年,但他的音乐依然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支柱。

   怀念家驹,其实更是怀念他对音乐的理想主义和赤子之心。

   2018年5月,一颗以黄家驹的名字命名、编号为41742的小行星被正式公布,从此他就像夜空中的星宿,用自己的余光,照亮那些迷失在黑暗中的人。

   综合|《乐与怒:Beyond传》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 淘漉音乐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文章来源:天津广播,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